網上有很多關于低費率pos機的利與弊,支付公司上調POS機費率背后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低費率pos機的利與弊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低費率pos機的利與弊
作者 | 《財經》新媒體 王柏勻 編輯 | 蔣詩舟近期,多位用戶表示,自家使用的POS機費率上漲了,“以前1萬元收60元手續費,上漲后的手續費超過百元。”這里“費率”是指,用戶使用POS機等產品交易時,需要付出的手續費比例。
一位支付從業者向《財經》新媒體透露,確實有部分支付公司上調了客戶刷卡費率,如某支付公司通知“4G產品2023年1月1日起漲價至萬100+3”(也就是,每筆交易除了收取1%的費率,還額外有3元的提現手續費)。該從業者表示,信用卡套現交易量下降是上調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信用卡套現業務正在被監管、銀行以及大型支付機構層層壓制。
監管層面,2月24日,付臨門支付就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違反備付金管理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沒收違法所得11.95萬元,罰款504萬元。并且兩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分別被罰款10萬元、20萬元。
零壹智庫特約研究員于百程表示,近兩年支付領域違規行為多涉及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收單業務管理規定、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等。并且,當違規行為較為嚴重時,支付機構相關負責人同樣要受到處罰,“雙罰制”起到一定警示作用。
當行業越來越規范時,單純提供支付通道已無法為企業發展帶來增量,從而B端愈發成為支付公司的“必爭之地”。
信用卡套現對于一些支付公司而言,信用卡套現業務是生存的“潛規則”。信用卡套現是指,通過POS機等手段將信用卡中信用額度以現金的方式套取。支付領域從業者路遇表示,這個業務很重要,“甚至,有支付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自信用卡套現業務?!?/p>
而在《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套現”是指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
這并不是一個新興領域,信用卡套現業務由來已久并且市場規模巨大,2018年時,《21世紀經濟報道》就稱“據行業保守測算,全行業年度(2018年)套現規模超萬億元?!?/p>
需要注意的是,整個信用卡套現業務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制。
一方面來自監管。最近兩年,有多個監管文件都涉及信用卡套現業務。
2022年3月,《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正式開始施行,該文件被業內稱為“259號文”,發布于2021年。該通知明確規定“1臺銀行卡受理終端只能對應1個受理終端序列號”“1臺銀行卡受理終端只能對應1個特約商戶”。
“259號文”一出,行業震動。
路遇表示,以前一個POS機終端可以套用很多商戶號,并且可根據金額變化匹配商戶與場景,將套現行為偽裝成正常交易,如100元以內匹配小商鋪,1萬元以上則是奢侈品消費等。但“259號文”實施以后,受“一機一商戶”等監管限制,此前“一機多商戶”的老方式基本行不通了。
另一方面來自大型支付機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近期均推出嚴控信用卡套現的措施。2月,微信支付為了防范信用卡大額交易風險、打擊信用卡套現對部分商戶開啟信用卡收單交易限額;支付寶此前也曾對外宣布,采取全生命周期的風險防控措施,從商戶準入、交易監測等各個環節加強信用卡套現等非法交易管理。
第三,銀行也針對信用卡套現等問題發布措施。據《中國銀行保險報》不完全統計,近半年,已有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20余家商業銀行發布通知,在限制信用卡使用范圍、管控信用卡分期業務、清理睡眠卡等方面出手,持續深化業務整改。
層層圍堵下,目前的套現市場面臨著收縮。路遇透露,自259號文實施后,套現領域整體交易量有所下降,“甚至有支付機構套現交易量縮水80%以上”。同時,一些支付機構的POS機費率悄悄漲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有多家機構的漲價幅度翻了兩倍,更有甚者三倍?!?。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支付行業從業者為“套現”行為找借口,“它類似于現金貸,但比現金貸利率低,也確實滿足了一部分用戶資金周轉需求?!?/p>支付監管
支付領域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寶付支付COO朱安俊對《財經》新媒體分析,監管背景下,行業有小幅度洗牌,一二梯隊的機構還是這些,但是梯隊可能有所調整。在他看來,支付行業依托于互聯網的發展,一直處在發展和變革之中,產品從刷卡支付、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掃碼支付一直到刷臉支付,政策層面也更加完善和規范。
于百程表示,2022年,支付行業依然保持近兩年從嚴的監管態勢,懲處違規,減費讓利。據《財經》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就有6份監管文件與支付行業相關,其中包括《關于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強化大型支付平臺企業監管促進支付和金融科技規范健康發展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等。
回溯支付領域的監管可發現,2015年開始,從備付金到賭博、洗錢黑灰產,再到信用卡套現業務,監管范圍持續擴大、力度加重。
于百程表示,第三方支付是一些網絡詐騙、洗錢違法行為的通道,針對支付市場的各種亂象,2015年,央行開始嚴控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
2017年,監管鐵騎踏至支付公司的“備付金”,這一年也被支付業內稱為“最嚴監管”。監管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所謂“備付金”是指,支付賬戶在交易過程中,由于時間差而產生的資金沉淀。支付公司可利用這部分資金通過獲取利息、投資等增加收入。有支付從業者表示,備付金產生的收入巨大,甚至支撐小的支付公司收入的50%。
緊接著,監管劍指賭博、洗錢等黑灰產業務?!斑@些黑灰產的利潤,占了部分支付公司利潤的30%以上?!币晃恢Ц稄臉I者在當時表示。監管于2019年3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業內稱為“85號文”,其中主要涉及健全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加強賬戶實名制管理、加強轉賬管理、強化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等六個方面。
與此同時,現金貸由盛轉衰也為支付行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艾F金貸火的時候,一年能有上萬億元流水,并且來接支付通道的現金貸公司排起了長隊,支付公司都是得挑著合作?!甭酚霰硎?。但現在這些合作已所剩無幾。
另外,于百程還表示,最近,央行提出加快《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的立法,對于支付牌照將采取分級管理措施,多次被罰會降低分類評級結果,甚至被暫停業務直至吊銷《支付業務許可證》。
發力B端顯然,合規問題是目前支付領域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力B端已成支付業內共識。
于百程認為,支付行業的業務重點不僅是拼規模和手續費,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場景不斷結合,擴大客戶量,與生態形成協同;二是從支付拓展到細分服務,比如商戶數字化綜合服務等。
也就是說,支付公司發力B端不只是提供移動支付服務,而是涵蓋“支付+數字運營+數字管理”等多方面,從而幫助B端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朱安俊看來,相比先前很多支付機構只提供支付通道,當下需要支付機構更加了解行業、了解產業鏈,通過產品創新幫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但不可否認的是,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業壁壘,不少支付公司成立之初就發力B端,目前已經占據一定優勢。而為了拓展新的商戶,晚發力的支付公司“只能一家家啃”?!皬墨@客成本來看,支付公司與B端,尤其是與大B端溝通,幾乎每項合作都需要半年的時間,甚至談不成”,一位支付從業者坦言。
此外,某支付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浩告訴《財經》新媒體:“在數字化改造過程中,企業內有大量的、歷史遺留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關乎各方利益的博弈,從而使真正互聯互通的數字化難以達成。所以產業數字化相比零售數字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要復雜得多,難度也大得多?!?/p>
總體來看,即使ToB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但各家都不會放棄。此外,合規終是支付公司長久發展的命脈。
(部分采訪者為化名)
以上就是關于低費率pos機的利與弊,支付公司上調POS機費率背后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低費率pos機的利與弊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