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掛失,這些銀行卡被盜刷案銀行為何被判賠錢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掛失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掛失
pos機掛失
圖/視覺中國
記者梳理28份珠海各級法院的案件判決書發現,有26起判決銀行承擔賠付責任
銀行卡被盜刷案件頻發,卡里的金額不翼而飛,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蒙受損失的市民又將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近日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獲得了28份珠海各級法院去年至今審理的銀行卡被盜刷案件判決書。梳理發現,28起案件中,有26起判決銀行承擔賠付責任?!氨驹赫J定被告(銀行)未盡到保障原告存款安全的義務,被告應當對原告的存款損失承擔全部責任”成為判決書中常見的一句話。
記者 吳國頌
受害者為何告贏銀行?
立即掛失報警取證很重要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這些判決文書后發現,這些受害者勝訴案件有共同點。即是發現銀行卡被盜刷后,立即進行掛失,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證明了銀行卡在自己身上,并非是本人取款,還通過出入境記錄證明案發時,自己并不在取款所在地,做好了舉證工作。
市民鄒某某曾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珠海廣富營業所辦理借記卡。但后來他在查看手機短信時發現涉案銀行卡內的存款被匯出人民幣10000元。鄒某某即時向郵政儲蓄廣富營業所了解情況,郵政儲蓄廣富營業所向他出具了交易記錄。
鄒某某立即向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報案。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向他出具《報警回執》,并作出了《立案告知書》,稱有犯罪事實發生,現立案偵查。
鄒某某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珠海廣富營業所告上了法庭。鄒某某在庭審中出示了涉案銀行卡以證明涉案銀行卡一直由本人保存。同時,鄒某某自稱在澳門工作,他提供了出入境記錄,證明卡在內地被盜時,他人在澳門。經過一審、二審,法院最終判決銀行賠償鄒某某80%損失。
憑密碼取款視為本人?
前提是使用真實的銀行卡
在辦理銀行卡時,銀行與市民簽訂的合約大多都聲明,對于預留密碼的賬戶,凡使用正確密碼進行的交易均視為本人行為。同時大多數涉案銀行也提出,如果銀行卡被復制,或者密碼被盜用,則用戶自己負有管理不善的過錯。
但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這種說法并不被法院認可。近日,珠海香洲區法院就發布一個案例,市民郭某的借記卡被境外盜刷12萬余元,法院判令銀行全額賠償。
在庭審中,該銀行辯稱,密碼由郭某本人設置,具有唯一性和秘密性,只能由郭某本人掌握,憑密碼進行交易,應為郭某本人所為。另外,根據發卡行的借記卡章程約定,“凡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發卡銀行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所以,憑密碼進行的ATM取款交易、刷卡消費交易,也應為或應視為郭某本人所為。
但法院審理后認為,“凡是使用密碼進行交易均視為本人所為”的前提是交易使用的是真實的銀行卡。銀行未能盡到保障郭某存款安全的義務,理應對郭某的存款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判令該銀行賠償郭某被他人盜刷銀行卡的損失128693.74元。
查到罪犯后才能追討?
不影響存款合同責任認定
記者在梳理這28份判決書時發現,有銀行提出,客戶銀行卡被盜,應該向犯罪分子追討,并非將銀行告上法庭。果真如此?
馬某某在珠海某銀行口岸支行申請開立個人結算賬戶,并同時開通了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該銀行向馬某某發放了帶有銀聯標志的儲蓄卡。但馬某某后來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賬戶在第三人的POS機上發生刷卡消費交易一筆,金額為363000元。馬某某立即向珠海警方報警。
該銀行在一審敗訴后提出上訴,在二審中該銀行認為此案的實際案情目前仍需等待公安機關查清,應暫停審理。馬某某已就本案糾紛向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派出所進行了報案,目前該案已由上述單位立案偵查。根據“刑事優先于民事”的審判原則,本案也必須等待公安機關查清本案的實際情況后方能公正審理。
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系因偽卡盜刷引起的借記卡民事糾紛,對于犯罪嫌疑人是否涉嫌犯罪的認定,并不影響存款儲蓄合同責任的認定和承擔。
珠海香洲法院
法官釋法
法官特別提醒,在此類糾紛提起訴訟時,在舉證責任方面,持卡人應對因偽卡交易導致其銀行卡賬戶內的資金減少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而銀行則應提供涉案刷卡行為發生時的對賬單、監控錄像等證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銀行作為經營存、貸款等業務的專業金融機構,負有保障持卡人用卡安全和存折存款安全的義務。因為銀行系統存在安全隱患、金融內部違規操作和其他非客戶原因等造成損失的,金融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銀行在承擔責任后,有權向侵權的第三人主張權利。
制圖/陳日升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掛失,這些銀行卡被盜刷案銀行為何被判賠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掛失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